为鼓励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在校期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进取,发挥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制度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促进与保障作用,根据《苏州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条例(试行)》(苏大研[2014]30号)和《苏州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细则》(苏大研[2014]39号)文件精神,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一、评定对象及评定条件
(一)评定对象
本细则所称研究生是指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研究生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是基本学制年限内在院在学的全日制研究生,并且其人事档案(已经参加工作的包含工资关系)须转入我院。
(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品学兼优;
4.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具备当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参评资格
1.违反国家法律、法令、法规者;
2.人事档案未转入我校者;
3.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学籍注册手续者;
4.学籍状态处于休学、保留学籍者;
5.超过基本学制年限延长学习期限者;
6.在入学考试报名材料或奖学金申请材料中隐瞒事实或有虚假内容者;
7.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未达到规定要求者;
8.违反科学道德、发生学术不端行为者;
9.各类考试作弊或违纪者、以及其他违反校纪校规受处分者;
10.其他经学校认定不符合参评条件者。
二、奖励等级与标准
(一)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等级与标准为:
特等奖学金18000元;
一等奖学金14000元;
二等奖学金11000元。
(二)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等级与标准为:
特等奖学金12000元;
一等奖学金8000元;
二等奖学金5000元;
三等奖学金3000元。
三、评审原则和依据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实行动态管理。同一学年中,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不能与国家奖学金兼得,但可与其他研究生奖助学金兼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审依据按年级划分,分为研究生一年级和研究生二、三年级。
1.研究生一年级
1.1 硕士研究生
硕士一年级研究生的学业奖学金主要依据生源学校和入学考试综合成绩进行评定。其排序方法如下:
1.1.1推免生:在学院范围内不分专业进行学业奖学金的评定。招收的“985”、“211”院校的推免生,本科阶段学分绩点(无分数的考察课程不计算在内)排名在本专业前2%的,第一学年可直接获得特等或一等学业奖学金;其他硕士推免生,按照接收推免时GPA成绩排名先后,获得相应等级的学业奖学金。
1.1.2经入学考试录取的硕士一年级研究生:扣除推免生获奖名额后,先按物理学、课程教学论及学科教学(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人数比例分配各等级学业奖学金名额。在同一学科内,根据入学时综合成绩(初试成绩*70%+复试*30%)进行排名,依次获得相应等级的学业奖学金。如综合成绩相同,则按初试成绩(顺序为总分、专业课总分),复试成绩顺序评定。
1.1.3若学院范围内除全部推免生优先获得特等学业奖学金后,其名额仍有剩余,凡根据综合成绩排名有资格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的硕士生均可自愿报名参加学业奖学金评定答辩,根据答辩成绩,择优评定特等学业奖学金。
1.2 博士研究生
博士一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主要依据学生来源和入学考试综合成绩进行评定。
1.2.1经“申请—考核制”录取的博士生第一学年可根据申请考核的成绩排名直接获得特等或一等学业奖学金。
1.2.2硕博连读研究生、博士推免生根据所提供的科研成果按总分高低排名兼顾考核成绩依次择优确定各等级获奖人员。
1.2.3经过入学考试的博士一年级研究生,根据所提供的科研成果按总分高低排名兼顾入学考试成绩,按照排名先后顺序和名额分配依次获得相应等级的学业奖学金。
1.2.4科研成果为上一学年(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其赋分见附件2。
注:原则上只计算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或苏州大学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学院成立前)等为第一单位(薄膜材料重点实验室、软凝聚态物理及交叉研究中心及高等研究院可作为并列第一单位)的论文;由外校考入我院的博士一年级研究生不受单位限制。
2.研究生二、三年级
2.1研究生二、三年级学生的学业奖学金主要依据上一学年的科研成果按总分高低排名并结合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实验)】、物理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学【光学】、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物理学【软凝聚态物理】、课程教学论及学科教学(物理)等二级学科人数比例分配(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专业的研究生按照其导师所在的物理学二级学科来归类),以及社会服务工作评定相应等级的学业奖学金。
2.2科研成果为上一学年(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博二、博三研究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以前的成果不予重复计算),其赋分见附件2。
2.3社会服务工作分值如下:
类 别 | 分值 |
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年级负责人(大班长) | 2 |
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专业负责人(小班长) | 1 |
备注:A.同一人身兼数职者,取最高类别,不累计加分,满分不超过2分;
B.任职时间达到半年以上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者,方可加分;
C.如参加其他社会活动,可在申请表中说明,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D.以上未列入的加分项,由评审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加分。
2.4综合考虑实验室安全和宿舍管理安全因素。违反实验室和宿舍管理规定,视情节而定,取消责任人的评奖资格。若无法归责到个人,则实验室成员和宿舍成员共同承担责任,全员取消评奖资格。(由学院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对违反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责任认定。)
四、学业奖学金评审组织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附件一)
五、评审程序
(一)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审采取研究生个人自主申报、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审核推荐程序进行。不申报者视为自动放弃。
(二)拟申报研究生填写相关申请表格,附上科研成果及其他证明材料。研究生必须在申报的截止日期以前提交所有证明材料(论文须提供期刊封面、目录和论文首页,无法提供期刊封面的须提供打印版的期刊网页目录和论文首页;授权专利须提供专利证书或专利授权通知书,公开专利须提供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首页;科研项目须提供项目批准通知、项目计划任务书及项目组成员名单。)超过学院研究生办公室所规定的截止日期提交的材料一律无效。
(三)研究生科目成绩由学院研究生办公室负责审定,科研成果由导师和研究生办公室负责审定,学院成立学业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严格按照学校分配的名额,校院学业奖学金评定细则进行评定。在积分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由评审委员会根据综合得分、二级学科分类、论文学术价值、文章影响力及其他相关因素讨论决定授予研究生的奖学金等级。
(四)评定结果在学院内公示5日,公示无异议后网上申报,书面材料上报研究生院教育与管理科审批。
(五)研究生院负责审核,苏州大学研究生奖助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审定结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研究生院将获奖名单提交财务处,财务处在每年11月30日前将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次性发放。
六、本办法自2018年10月26日起开始实施。
七、本细则未尽事宜由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负责解释。
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一八年十月二十六日
:
附件一: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
主任委员:高雷、孙德芬
委员:方亮、谢燕兰、冯岩、江华、杨恺、杭志宏、倪江峰、王飞、桑芝芳、张宇航、郭永坤
王荣倩(研究生)、赵飞(研究生)、陈志鹏(研究生)
附件二:
学术刊物奖学金赋分规则
刊物分类 | 刊物界定 | 奖学金赋分 |
顶级1类 | Review of Modern Physics, Nature, Science, 所有IF>40的刊物 | 120 |
顶级2类 | Nature 子刊 (不含Nature Communications),学科公认的顶级综述类期刊 | 90 |
顶级3类 |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 PNAS, PRL, PRX, Advanced Materials, Nano Letters, ACS Nano,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Light - Science & Applications;所有IF>10的物理学科刊物;所有IF>20的其他学科刊物;ESI高被引论文不限当年,在学科评估期内(2016-2019年)进入即可 | 55 |
顶级4类 | 20>IF>12的其他学科刊物 | 25 |
顶级5类 | Physical Review 系列刊物(不含PRL, PRX)。IF>3的物理学科刊物;所有12>IF>6的其他学科刊物,Nature Index未被以上包含的杂志,Macromoleuces, SoftMatter, Physics of Plasmas,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15
|
物理主流刊物 | 所有3>IF>2的物理学科刊物EPL,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Journal of Physics A/B, JOSA或B | 7(等同Q2) |
国内物理期刊 | Chinese Physics B,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物理学报
| 5 |
专利 | 授权发明专利 | 5 |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 1 | |
Q1 | 以JCR当年数据为准,同一刊物不同学科就高不就低 | 10 |
Q2 | 以JCR当年数据为准,同一刊物不同学科就高不就低 | 7 |
Q3 | 以JCR当年数据为准,同一刊物不同学科就高不就低 | 3 |
Q4 | 以JCR当年数据为准,同一刊物不同学科就高不就低 | 1 |
注1:原则上只计算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或苏州大学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学院成立前)等为第一单位(薄膜材料重点实验室、软凝聚态物理及交叉研究中心及高等研究院可作为并列第一单位)的论文或专利。【导师(均指研究生录取和研究生综合管理系统中的第一导师)一作、学生二作可以乘以0.4的系数予以赋分;二(三)个共同一作按照乘以0.6和0.4(0.5、0.3、0.2)系数予以赋分】。对于顶级1类、2类非我第一单位的合作论文,我院学生作为第一作者乘以0.4的系数予以赋分;若我院导师第一作者、我院学生第二作者的,乘以0.16的系数予以赋分。
注2:对参加大型国际高能物理实验的我院学生,学生在国际合作论文中的作者排序和贡献,以国际合作组内部物理分析文档记录为准。我院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在PRL, PRD, PLB, JHEP上的国际合作论文,按照表中相应的刊物类型赋分;我院学生为第一作者撰写国际合作组物理分析内部文档一篇,等同完成一篇Q2-SCI论文,按照Q2刊物赋分。我院学生为第二作者发表在PRL, PRD, PLB, JHEP上的国际合作论文,按照表中相应的刊物类型分值乘以0.4的系数予以赋分。
注3:刊物的学科分类,以ESI官网的最新名单为准,网址为:
http://ipscience-help.thomsonreuters.com/incitesLiveESI/ESIGroup/overviewESI/esiJournalsList.html
注4:影响因子按照申报奖学金当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JCR期刊分区可查到的最新影响因子。由于各学术刊物的影响因子每年会发生变化,本细则在保持原则不变的情况下每年将做出相应调整。
注5:Nature子刊不包括Scientific Reports、Nature出版社旗下的npj合作刊物。
注6:分区标准按“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JCR期刊分区表中大类分区或小类分区)为准,查询网址:www.fenqubiao.com,用户名:SZDX,密码:37193
注7:本规则适用于除教学法研究生外的其它物理学院研究生。
注8:综述类论文以注1核算分值之后减半计算。
注9:所有学术成果必须见刊(中文杂志必须见刊,英文杂志必须在线刊出),仅仅受理或录用通知一律不算入。